僧伽吒经结缘网
标题

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

来源:僧伽吒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3-05-24 16:05:00
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陀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佛陀的外表是那么

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陀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佛陀的外表是那么慈祥庄严,他所讲述的法教是那么深广微妙。所以大家都愿意以香花等物供养佛陀,并虔诚顶礼。然而,伟大的佛陀却告诉我们,其实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与佛无异。对此,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众生的外表形形色色,有好有坏,对我们似乎也没什么帮助,有些还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会伤害我们。那么,佛陀为什么教导我们要“视众生如佛”呢?

“关注自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尤其喜欢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常常忽略别人对我们的付出,忽略在我们成长和成功的背后许多人的默默奉献。事实上,宇宙间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独立存在,所有生命相互依存、互为因缘,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

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收获,无不需要依赖他人。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自己能够生存吗?比如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家长、老师甚至同学,能成为一个优秀生吗?再比如我们去饭店吃一顿饭,如果没有种粮、种菜的农人,没有运输的司机,没有售卖的商贩,没有厨师、服务员的付出,我们能吃到这顿饭吗?然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却往往都在自己身上:“我为获得好成绩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我为这顿饭付了多少钱”等等。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把他人的付出统统抛到脑后。

因此,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这其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但是很遗憾,我们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成人以后所处的社会风气,都在强调自我保护、自我奋斗,都在鼓励与他人竞争。相反,利益他人、为众生无偿付出的观念极为罕见。我们从未领会或者完全无视“众生相依”的道理。因此,很难对他人生起感恩之心。当整个社会都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时,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都将无从谈起。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如果想要获得成就,那么众生更是不可或缺的助缘。比如说,每个修行人都需要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来获得成就,可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布施给谁呢?如果没有伤害我们的众生,我们如何修忍辱?离开了众生,我们的六度根本无处下手,解脱成佛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更深一步,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不过由于我们被无明覆盖、尚未觉醒,所以看不到这个事实。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视众生如佛”,并不是要强迫我们去虚构一个世界,恰恰相反,佛陀是在为我们揭示宇宙的真理,引导我们逐渐看清一切万法的真相。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云散风流 云散风流

云散风流成语名称云散风流成语拼音yún sàn fēng liú...

云泥殊路 云泥殊路

云泥殊路成语名称云泥殊路成语拼音yún ní shū lù成...

云次鳞集 云次鳞集

云次鳞集成语名称云次鳞集成语拼音yún cì lín jí成...

云泥之别 云泥之别

云泥之别成语名称云泥之别成语拼音yún ní zhī bié成...

云期雨信 云期雨信

云期雨信成语名称云期雨信成语拼音yún qī yǔ xìn成...

最新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工作与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工作与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工作与念佛应如何处理? 问:经云:...

净土法门法师:已受菩萨戒 净土法门法师:已受菩萨戒

净土法门法师:已受菩萨戒又卖烟酒,是否破戒?...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戒,但是为了工作上的利...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要有智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要有智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要有智慧 问:师父讲经告诉我...

净土法门法师:工作生活中 净土法门法师:工作生活中

净土法门法师:工作生活中常需面对酒肉宴席,请问...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戒,但是为了工作上的利...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得干干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得干干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得干干净净,年纪大了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岳飞该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岳飞该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岳飞该如何做才是更有智慧的忠臣?...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一定要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一定要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一定要随缘随分,随自己力量 ...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给假和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给假和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给假和尚会不会增长他的恶业?...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